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page.htm
文章轉自:豆花媽貓中途日記
隨著時代的變遷,台灣的飼主為了自己心愛的寶貝,已經漸漸的開始
養成定期施打疫苗的習慣。自從養了豆花之後,我也開始關心如何選擇疫
苗的問題,並且查了許多相關資料,希望不讓愛變成害。
我發現,美加地區根據1998年美國貓科臨床學會(AAFP)的研究報告,
重新訂定貓疫苗規範,提醒飼主該讓哪些貓咪什麼時候施打什麼疫苗,
同時也讓貓咪避免施打不必要的疫苗。
為什麼他們要修改施打的間隔呢?根據大型實驗顯示,平均來說,
施打疫苗三年以後,貓咪的免疫力才會達到須補強的程度。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近幾年來,歐美的獸醫們發現在貓咪的疫苗
施打處產生肉瘤(vaccination-site sarcoma)的機率有攀升的趨勢,
這讓一些學者針對疫苗以及肉瘤癌的相關性來做出許多大型的研究。
而研究結果顯示,疫苗和定期性的施打處肉瘤是正相關的,
其中尤其是狂犬病以及貓白血病毒疫苗造成的肉瘤機率最高,
尤其貓的發生率明顯地顯著性高於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已經開始
使用三年一劑的長效性狂犬病疫苗。這兩種產生疫苗施打處肉瘤的機率約
為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雖然機率看似不高,一旦得到,死亡率卻是極高。
在美加地區,除了已經開始實施三年一次的新疫苗施打計畫外,
還配合以下的施打部位方式:狂犬病疫苗:右後腿。貓白血病毒疫苗:
左後腿,基礎三合一疫苗:平常的肩頸部。
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規範的時候,我以為是不是施打的位置不同,可能
會讓貓咪長腫瘤的機率變小?後來發現,原因是,貓咪少了一隻腿
還是可以生存,但是卻不能切斷肩頸部還可以活。
雖然這個規範已存在八年了,美加地區仍有許多獸醫師要求飼主每年補強,
且無視於應施打的部位,而台灣也出現同樣的狀況。畢竟,遵從新規範,
每年將少了許多固定的疫苗收入。
許多獸醫師也錯誤地告知飼主,如果以肌肉注射或按摩疫苗施打處,
即可降低得到肉瘤或是發炎的可能性。其實肉瘤跟有沒有按摩,
或是針頭有沒有深入肌肉是沒有關係的。施打處發炎或是產生肉瘤,
主要的原因是疫苗中的輔劑(adjuvant,作用是提升受體的免疫反應)。
許多獸醫甚至完全沒有聽過施打處肉瘤相關資訊,因此,身為貓爸媽的我們,
也要負起對獸醫師做建議以及教育的責任。
除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健康問題之外,疫苗本身不是便宜的花費,
有一些疫苗不見得一定要施打,如近年來許多談論的貓咪腹膜炎疫苗
(FIP Vaccine)。病毒可能有多種病株,特定的疫苗通常都只能夠預防
特定的病株種。目前的FIP疫苗是由DF2體製造的,它對DF2病株種的確
有好的預防效果,在實驗中平均可抵抗約90%的DF2 FIP。所以要考量的
其實是DF2是不是最通常的FIP感染病種?而在一般環境中比較容易被感染到
的1146 FIP株種,約只有一成的保護效果。因此,一般規範會建議繁殖場、
動物收容所、在室外活動的貓、多貓家庭等才施打此疫苗。若家中不是多貓家庭,
並且家中其他貓隻血液測驗時沒有冠狀病毒反應的貓,施打的必要性就更低了。
沒有任何疫苗能夠提供100%的保護,在施打疫苗之外,寶貝還是要依賴我們的
細心照顧。
------------------------------------------------------------------------------------------
以下是小賢的個人感想
前陣子受託幫一隻貓拍攝寫真照片
這是一個有點悲傷的紀念照
因為
那隻貓咪"蹦蹦"得了惡性纖維腫瘤"而且已經開刀切除過又再度復發
蹦蹦的家人不忍心看蹦蹦再度受苦決定不再開刀,由家人陪他度過最後一段日子
這樣的例子我已經聽過很多回,不禁讓我重新省思自己養貓以來曾經的盡信書和盡信醫的迷思
最近一兩年從許多專業養貓人和中醫師以及國外許多醫學報告中得到許多"震撼"
從一開始的不可思議到後來嚐試去了解並接受到找出自己的養貓模式
這中間想一想真的是差異頗大
我不想也沒資格肯定的告訴格友們該如何養貓,畢竟每個人的環境不同
但是請打開心胸看看一些新資訊,也不要跟從前的我一樣盡信醫
並不是不信任醫生,而是許多醫生的知識也是來自好多年前的"教科書"上面寫的
獸醫師裡面有堅信自己學的一定是對的或是告訴你"就是這樣沒別的辦法"
但也有隨著醫療經驗和新的醫學報告願意調整自己看法的醫師
更有不拘泥所學的專業,願意再去多學一個中醫中藥學的獸醫師
有不管有沒有檢查到細菌和寄生蟲通通投藥的醫師
也有沒檢查到就不隨便給藥的醫師
以上這些比較,沒有誰好誰不好的問題
也許有些醫師會從"收入"考量
但我相信更多醫師是為了你的寶貝著想只是理論不同
我要說的是
不管誰說怎樣對貓對狗好,請自己多多參考不同的說法和資料
然後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寶貝們的模式
對我來說很多東西都很難預防
不如把寶貝們盡量一直維持在自體免疫能力很好的情況下比較實際
就像人類自己把身體鍛鍊好了哪需要打東打西一堆預防針
不是說靠自己最好嗎?
留言列表